2020年1月16日
近期,浙江省农业厅对外公布了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建设进展。截止目前,已先后建成农业物联网、生态循环、应急预警等10大栏目,归集数据227.03万组,整理近40年的产业统计等数据。接入各地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18个,视频摄像头525个,能满足农业生态监管、智能生产、休闲观光、应急指挥等需求。 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森特科技研发,借助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3S等信息化技术整合省市县各级涉农资源,以顶层设计方式建成“一个平台一个中心N个应用”。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汇聚农业产业、农业“两区”、物联网、植保、农机、畜牧、农资、农经、科…
2020年1月14日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奠定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吉林省作为中国黑土地的重要省份,近年来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实行耕地保护迫在眉睫。 2018年吉林省土肥总站联合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吉林耕地质量保护大系统,构建省市县三联动数据平台,汇聚土、水、肥三大耕地质量数据,对耕地土壤相关的土、水、肥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得出全省宏观土壤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展示。 根据不同类别的土壤数据建设不同专题内容,包括耕地应急指挥、…
2020年1月10日
德清早园笋,浙江省德清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园笋是德清县的传统特产,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鲜、嫩、脆闻名于江、浙、沪一带;同时,它又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受到广大城乡消费者的青睐。 德清县山伢儿早园笋是由德清县林业局、农业局、供销社、农合联等联合打造的一个县域优农品牌项目,目的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德清早园笋品牌的发展瓶颈,实现早园笋传统生产、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打造农产品发展新模式,打造早园笋品牌名片,提升早园笋品牌价值,推动早园笋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德清农业经济的提升。 托普云农结合德清县智慧农业云平台结合阶段性需求,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链…
2019年9月11日
2018年6月,历时一年的托普云农全自动托管智能温室大棚正式落成。该温室大棚位于杭州市萧山农科所临浦基地。 该温室是托普云农打造的新一代全自动化智能温室,其环境调控及水肥灌溉均可实现全自动化托管。玻璃温室大棚分为立体栽培区、苗床栽培区。整个温室灌溉方式实行分区域、分作物采取多方式灌溉。 立体栽培区为增加空间利用率,提高铁皮石斛质量,节约种植成本,采用树上立体种植,该区域采用沿树干滴灌方式,实现精准灌溉,保障石斛的健康生长环境。 针对红掌种植区域,大棚内除布控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常见土壤、环境传感器外,还重点增设土壤pH、EC、作物本体等传感器,随时监测其土壤、环境及生理生态信息,同…
2019年9月11日
修水茶园有16.2万亩,是中国名茶之乡,江西省重点茶叶县。作为南昌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示范试点,这里正在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针对丘陵红壤茶园土壤的特点,一方面通过重施有机肥进行土壤质量和肥力改良,另一方面通过N、P、K等不同配方组合对茶树不同年生长周期及不同生命周期中的生长促进和调节作用研究,最终确定最适配方组合,确定适合江西省茶园的,简单、高效的施肥、种植方式。 在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修水县还引进推广托普云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一体化系统、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让茶农的茶厂智能起来,拿出手机,轻触手指就能掌握整个茶园上千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