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云农物联网托普云农物联网
  • 首页
  • 智慧林业解决方案
  •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 数字植保
    • 数字种业
    • 数字土壤
    • 数字产业
    • 数字乡村
    • 社会化服务应用
    • 数字科研
  • 数字农业成功案例
  • 产品中心
    • 土壤监测
    • 气象监测
    • 虫害防控
    • 虫情测报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水肥一体化让作物增产一成以上

2020年10月9日 1,013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还使得农作物增产10%以上。”记者从山东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青岛市水肥一体化新增面积为72.2万亩,提前4个月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任务。

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实施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山东省委、省政府2016年下达“十三五”时期农业节水和水肥一体化工作目标,青岛市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任务为70万亩。此后,《青岛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2020年)》出台,对青岛市5年内水肥一体化工作做出了规划部署,确定了8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其中,2016、2017年在其他农业项目资金实施的基础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为20.1万亩;;2018年安排财政资金6600万元以加大对水肥一体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设示范区1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新增18.8万亩;2019年统筹惠农资金606万元,建设示范区1.2万亩,示范带动新增18.1万亩;2020年争取财政资金1400万元,在5个区市建设示范区2.8万亩,截止到8月底,本年度新增面积为15.1万亩。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广实施面积达到82.4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已成为农业示范园区的标配。实现亩节水30%以上、节肥20%以上、农作物增产10%以上,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亩节本增效100-200元,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亩节本增效1000-3000元,促进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陕西杨凌:高标准建设智慧农业产业高地
« 上一篇 2020年10月9日 下午2:03
农业园区管理用上物联网
下一篇 » 2020年10月9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 江门市新会区:高标准农田有了“智慧大脑”
  • 植保信息化系统使植保工作更加轻松、方便
  • 智能光照培养箱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 农林四情监测系统:强大复杂的系统下是强大的功能
  • 利用物联网杀虫灯对棉铃虫进行物理防治
  • 利用团聚体分析仪分析土壤结构,了解土壤肥力
  • 应用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好处和作用
  • 应用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好处
  • 农产品溯源系统帮你监管食品安全问题
  • 应用畜禽养殖监控系统智能管理养殖场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