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云农物联网托普云农物联网
  • 首页
  • 智慧林业解决方案
  •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 数字植保
    • 数字种业
    • 数字土壤
    • 数字产业
    • 数字乡村
    • 社会化服务应用
    • 数字科研
  • 数字农业成功案例
  • 产品中心
    • 土壤监测
    • 气象监测
    • 虫害防控
    • 虫情测报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智慧农业:传感器是基础 大数据是核心

2020年3月27日 1,670

简单来说,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农业种植生产中。对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基础技术是传感器网络的完善。传感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运行。

农业物联网具有几个关键的层面:前端生产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利用传感器采集土壤、气象、病虫害、农事操作等生产过程中信息,将信息传输到云平台,通过云平台进行加工,为生产管理、质量追溯、农技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据了解,物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到农业的诸多领域,包括农业环境监测、温室控制、节水灌溉、气象监测、产品安全与溯源、设备智能诊断管理等方方面面。

从应用层面来说,主要是从大田的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的生产过程的应用。对于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数据的采集和生产管理控制,以及流通环节的质量追溯。

在传统的以经验管理为主要模式的种植管理中,施肥、喷药、灌溉等由于经验不同,不同的种植人员会出现不同的种植结果,同时造成水资源浪费,过量施肥喷药等。随着规模化种植的不断推广,行业情形的不断变更,传统的经验管理不能适应规模化的生产作业模式,科学的先进管理方式必将取而代之。

传感器是基础
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采集动植物信息,时时掌握动植物动态。传感器在农业生产中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施肥、喷药、灌溉等环节,都需要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通过对所种植产品的土壤、害虫、湿度等的数据来判断何时施肥、何时喷药、何时灌溉以及所需份量,从而避免传统经验式管理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系统还可以进行临界条件的提示和提醒。传感器所收集的信息—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接近或超出了作物最佳生长值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提醒种植者,种植者可以根据提醒及时采取相应行动,保障作物生长环境的最优。

大数据是核心
通过传感器所传输的数据,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作物的信息,对农作物进行远程管理,同时请专家或通过专家系统对作物的病虫害、长势等进行科学诊断与决策。通过时时的数据监测,给农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农作物一方面长得快,长得好,同时还不容易得病,这样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传感器所采集的前端生产数据并不仅仅应用于生产领域。在后期的产品流通领域,质量追溯也需要依靠前端生产数据的支持。完善的前端生产数据能够提供作物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数据,能够为产品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指导用户进行花卉育种管理
« 上一篇 2020年3月27日 下午2:57
如何将农业物联网转化为生产力?
下一篇 » 2020年3月27日 下午2:57

相关推荐

  • 江门市新会区:高标准农田有了“智慧大脑”
  • 植保信息化系统使植保工作更加轻松、方便
  • 智能光照培养箱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 农林四情监测系统:强大复杂的系统下是强大的功能
  • 利用物联网杀虫灯对棉铃虫进行物理防治
  • 利用团聚体分析仪分析土壤结构,了解土壤肥力
  • 应用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好处和作用
  • 应用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好处
  • 农产品溯源系统帮你监管食品安全问题
  • 应用畜禽养殖监控系统智能管理养殖场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